拥有一位健康的宝宝是每一位妈妈的心愿,但是总有一些病原体会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关于新生儿几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虽然现在新的消毒剂和抗生素都不断问世,但是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其中细菌和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真菌、原虫、螺旋体等。像TORCH感染分别代表弓形虫、其他、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它们是引起宫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但是近年来,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也逐渐成为宫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新生儿感染
出生前感染:
出生前感染又称宫内感染,发生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宫内感染主要是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先天性畸形及婴儿出生后肝脾肿大、黄疸、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神经系统受损等多器官损伤。
出生时感染:
胎儿通过产道时接触、吸入污染的分泌物或血液中的病原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分娩时消毒不严或有创胎儿监护及窒息复苏等均可导致胎儿感染。
出生后感染:
出生后感染是很常见的,就是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创面、呼吸道、消化道及带菌人员的接触传播,还有消毒不严的各种导管和仪器也可造成医源性感染。
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是在新生儿在发育过程中影响很大的,这也是很多爸爸妈妈们最担心的。败血症的影响是全身性的,由于新生儿期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体内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细菌容易在全身扩散,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则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使病情加重、凶险。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宝宝越小越易患病,多发生在出生1~2周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新生儿肺炎可分为产前感染和出生后感染,感染多来自孕妇,经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因孕妇羊膜早破、产程过长,阴道中微生物上行感染所造成。产前感染的病原体以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较多;细菌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肠道杆菌较多,衣原体和弓形体也是常见到的致病原。出生后感染的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多见,其他如变形杆菌、肠球菌、双球菌也可引起肺炎。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常在新生儿生后的第4-6天发病,故又名“四六风”;因破伤风杆菌入侵途径是脐部,又称为“脐风”,又因为牙关紧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故有人又称它为“锁口风”.在推行新法接生前,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极高,目前,在许多地区新生儿破伤风已经消灭,但在农村的少数地区及边远地区和山区,由于在家分娩,还采用旧法接生,使新生儿破伤风仍有发生。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感染的新生儿可出现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素质,是五大致畸因子之一。据报道,我国巨细胞病毒的先天性感染率可高达3.7%.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
弓形虫是官内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母亲孕期原发性的弓形虫感染或再感染可将弓形虫病传播给胎儿,而导致胎儿先天性弓形虫病感染。在世界各地占活产婴儿的3‰~8‰。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率较高的原因是因为原发感染或再次感染的孕妇可以将原虫传给胎儿。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衣原体是必须在活细胞内生活、增殖的一类独立微生物群,包括4个种族,其中与新生儿感染有关的主要是沙眼衣原体。新生儿衣原体感染主要是在分娩时通过产道获得,剖宫产出生的婴儿受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多由胎膜早破病原体上行所致。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胎盘直接侵入胎儿所致。患梅毒的孕妇在孕期可经胎盘将本病传播给胎儿,但一般认为16孕周前螺旋体被胎盘绒毛膜的郎罕层阻断,较难进入胎儿体内,16孕周后郎罕层逐渐萎缩,胎儿易被感染。孕妇患第一、二期梅毒其传染性强,胎儿大多数受感染,但出现症状者仅50%,孕妇若为早期隐性梅毒则胎儿感染率约40%,而孕妇为晚期隐性梅毒,胎儿感染率约6%~14%.
版权所有:乐虎国际在线官网 - 乐虎国际唯一网址 ---百度山西地区营销服务中心(长治百度推广、长治网站建设)